
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,进一步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,增强思政课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,6月30日上午,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思政课教师赴红旗渠纪念馆、红旗渠分水闸开展研学活动,近距离感受“自力更生、艰苦创业、团结协作、无私奉献”的红旗渠精神,汲取精神力量,传承红色基因。
抵达红旗渠纪念馆后,教师们怀着崇敬的心情走进馆内。馆内丰富的历史照片、珍贵的文物史料、逼真的场景复原以及生动的多媒体展示,全方位、多角度地再现了当年林县人民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,历时近十年,凭借一锤、一铲、两只手,在太行山悬崖峭壁上修成全长1500公里红旗渠的壮丽史诗。大家跟随着讲解员的脚步,认真聆听每一个感人故事,仔细观看每一件展品,深刻体会到林县人民战天斗地的顽强意志和不屈精神。从开山凿石的艰辛劳作,到建设者们克服物资匮乏、技术落后等重重困难的坚定决心,每一个细节都深深触动着老师们的心灵。


随后,教师们来到红旗渠分水闸。站在分水闸旁,望着奔腾不息的渠水,老师们仿佛看到了当年建设者们挥洒汗水、奋勇拼搏的身影。在这里,大家更直观地感受到了红旗渠工程的宏伟与精妙,也对红旗渠精神有了更深刻的感悟。参观学习过程中,老师们不时驻足交流,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。大家纷纷表示,此次研学活动是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。红旗渠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,作为思政课教师,有责任、有义务将这一精神融入到思政课堂教学中,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,培养学生艰苦奋斗、勇于担当的品质。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,要以红旗渠精神为指引,不断提升自身素养,创新教学方法,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。